農家樂查詢總站 野蔬坊農家院 歡迎您!
北京市縣密云縣古北口鎮(zhèn)
古北口戰(zhàn)役陣亡將士公墓為文化旅游景點。
古北口戰(zhàn)役陣亡將士公墓,在北京市古北口鎮(zhèn)南關外國道西側長城腳下,用黃沙土堆積而成的高大墓丘,(俗稱“肉丘墳”)。墓的四周用青磚砌著2米多高的花墻,東南方向有一門,門樓高3米。古北口戰(zhàn)役陣亡將士公墓,屬于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的重要革命遺址,它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歷史罪證。
古北口戰(zhàn)役陣亡將士公墓,用黃沙土堆積而成的高大墓丘,(俗稱“肉丘墳”)。高6米,底部直徑15米,墓的四周用青磚砌著2米多高的花墻,東南方向有一門,門樓高3米。門垛兩旁寫著一幅挽聯(lián),上聯(lián)是:“大好男兒光爭日月,”下聯(lián)是:“精忠魂魄氣壯山河”,橫批是“鐵血精神”。在墓前方豎著一通高2.5米花崗巖石墓碑,碑額中間鐫刻著:“癸酉年古北口戰(zhàn)役陣亡將士公墓”落款是: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”,“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三月立”。
1933年,古北口長城抗戰(zhàn)結束后,在古北口東南兩關,大街小巷尸橫遍地,山谷田野,到處都有陣亡將士的遺體。犧牲在路邊街巷的將士,由群眾掩埋在菜窖里,山谷田野的遺體則由楊令公廟道人王樂如領人擇地掩埋。后來,即中日“塘沽協(xié)定”簽定后,由國民黨中央政府起運500具尸骨赴蚌埠立墓另葬,還有一些尸骨,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捐款,古北口商務會牽頭,請道人王樂如組織群眾,再次從田野山谷收斂尸骨360余具,在古北口南關外西山根處挖了一個大坑,把這些尸體全部埋在坑內,一層葦席,一層尸體,共埋3層,最后在上邊堆起一個高大的墳頭(從此人們就稱它為“肉丘墳”)。在墳頭的四周砌起一道花墻,在花墻的門垛上寫上挽聯(lián),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在墳前豎立一通墓碑。從此,這個公墓即成為炎黃子孫抵御外侮入侵的歷史見證??上?,在“文革”期間,此墓遭到破壞,墓碑被推倒,花墻被拆毀,墳頭險些被鏟平。
1993年,由密云縣政協(xié)倡議并牽頭與縣政府共同操辦,對公墓進行一次全面、徹底地修復,同時又新建一座“長城抗戰(zhàn)古北口戰(zhàn)役”紀念碑和碑亭。碑亭內豎立一尊長2.7米、高1.5米、厚0.3米的黑色理石鐫刻的臥碑,臥碑的正面是由全國政協(xié)副主席、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親筆題寫的“長城抗戰(zhàn)古北口戰(zhàn)役紀念碑”12個金光閃閃的大字,臥碑的碑文背面詳細地記述著長城抗戰(zhàn)古北口的戰(zhàn)役的全部經(jīng)過。